征联后续报道~泸州对外宣传语全国征联 已收到应征对联两万多条

发布时间:2012/05/03

泸州对外宣传语全国征联 已收到应征对联两万多条

来源:四川日报

核心提示: “这个‘五一’我们初审组评委都没休息,抓紧时间对应征对联进行评选。100条较为优秀的对联作品将很快初评出来。”5月2日,泸州诗词学会副会长靳朝济告诉记者。

     是什么对联如此引人关注?

     在一个多月前召开的泸州市酒类产业发展大会上,泸州市委书记刘国强以“风过泸州带酒香”为出句,诚征最佳对句,合璧成为一副对联,拟作为泸州对外宣传的广告语。

    一时间,半副对联“风过泸州带酒香”在泸州迅速蹿红,引发该市市民 “对联热”。“对联热”还通过媒体宣传迅速辐射全国,吸引了来自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湖南、河北、安徽、江西、山东、深圳等地的各界人士参与,截至目前,已收到应征对联20000多条。 

 民意:问政于民谋佳篇

       时刻关注“绝对”新闻的泸州市楹联学会主席易国璋说,这次“对联热”,不仅体现了泸州市委、市政府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态度,也体现了泸州市民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。

  其实,早在去年,泸州市文化系统就尝试通过民众获取智慧。对该市城北交通路口新增一块长江石的命名,泸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就通过媒体发布信息,向广大市民征集。

  紧接着,泸州市在制定文化兴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广发“英雄帖”,出台《关于加快文化建设的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,在网络上征集“金点子”。本土网友建议以“一壶一天地,两江两相宜——中国酒城·生态泸州”作为城市名片,大力宣传明代状元杨升庵在泸州写下《临江仙》词的典故等。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龙头中学的陈芳配合泸州市“酒 N”提出“廿个一”工程建议,受到市政府的重视并予以采纳。

  市委书记发对联“征集令”催发的全民“对联热”,包括前面的种种尝试,不仅是城市管理现代概念下的官民互动模式,更是市民、网民对城市的一种认同感,以及参政议政意识的觉醒。 

 立意:七字点题大文化

“风过泸州带酒香”,是浓缩酒城文化的佳句。

  1983年,一位领导同志到泸州考察,闻到城内酒香扑鼻,赞道:“酒城泸州,果然名不虚传,风过泸州带酒香呀。”此后,“风过泸州带酒香”这形象的句子成为最好诠释酒城历史和酒文化的佳句。

  不过,“风过泸州带酒香”,虽有盛名却已“置顶”,难免有曲高和寡之憾,一直以来,很少有人想过补齐这副“绝对”。

  这一次,泸州市委书记刘国强发出“绝对”征集令,是一种挑战,也是一种城市管理创新的尝试——

  3月9日,《泸州晚报》和泸州新闻网率先发布征集消息的第一天,便有上百名市民参与。今年只有12岁、读小学六年级的喻潇通过短信的方式,将“好客酒城人醉美,风过泸州带酒香”、“水出龙泉成佳酿,风过泸州带酒香”两副对联投到了《泸州晚报》。

  得知征联活动后,市民刘永贵每天回到家中,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,登录征联活动专题页面构思对联,他陆续发表了200余个应征对句。

  四川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、泸州籍知名作家何开四写就“水流东海连天碧,风过泸州带酒香”等四副作品;天津楹联学会常务理事,有“津门十大联家”称号的温战勇发来了“粮丰天府盈仓足,风过泸州带酒香”等五副对联;中国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、荆门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强世明发表 “云蒸赤水含羞色,风过泸州带酒香”……

  四川文史研究员、《周太师尹吉甫故里》、《泸州地名史话》作者陈鑫明认为,泸州以“风过泸州带酒香”为题征集对联,体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。“通过社会各界的参与,让更多人对泸州、泸酒有更深层的认识,不仅宣传了泸州深厚的酒文化,也扩大了‘醉美泸州’这个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。”

  眼下,“绝对”即将进入第二个高潮阶段:拟先由该市诗词楹联专家初选确定入围作品,再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、楹联专家等组成专家组对入围作品进行评审,同时开展网络投票活动。

  最终,该市将综合网络投票和专家意见,敲定评奖结果。

      ●趣味小知识这副对联为何难对?

  泸州诗词学会副会长靳朝济说,对联除了必须遵守的平仄要求,从结构上讲,“风过泸州带酒香”的句式称为连动式主谓句,可以拆解为“风过泸州”、“风带酒香”。在对句时,也要按此结构。

  易国璋说,“风过泸州带酒香”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联格式,“风过泸州带酒香”平起平收,不符合平起仄收、仄起平收的传统习惯。不少市民和网民所对的有些对联也许只能归为打油诗、顺口溜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责任编辑:王鍶焰